飞天文学网,你永远的心灵家园!
您现在的位置:飞天文学网 >> 国学经典 >> 孔孟儒学 >> 内容

鞭辟入里、气势磅礴的孟子散文/何梅琴

时间:2010/3/27 11:06:18 点击:5293


孟子生活在"百家争鸣"的战国中期,他充分发挥自己能言好辩的特长,游说诸侯,批驳论敌,教诲同学,诱导听众。翻开《孟子》,意气风发的雄辩家的风采跃然纸上,呼之欲出。宋代散文家苏洵在《上欧阳内翰第一书》中说:"孟子之文,语约而意尽,不为刻斩绝之言,而其锋不可犯。"《孟子》全书宗旨之宏远,说理之明晰,语言之犀利,气势之磅礴,技巧之娴熟,使它在政论史、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盛誉。孟子藐视统治者,鄙视权势富贵,刚正不阿,大胆泼辣同诸种邪说展开针锋相对的论争,绝无妥协、退让、调和的余地。孟子散文的艺术风格表现为锋芒毕露、气势充沛、鞭辟入里、犀利明快。这种风格,形成于孟子不同凡俗的论辩技巧。
  一、提出问题,单刀直入,针锋相对,直指要害。
  孟子在游说诸侯时,为了申述宣扬自己的观点,常常采用设问的方式。在一问一答中,选择时机,直指要害,最后单刀直入,直至制服对方。有一次,孟子见梁惠王,梁惠王开口就问他:"叟!不远千里而来,亦将有以利吾国乎?"孟子答:"王何必曰利?亦有仁义而已矣。"接着痛批"利"的危害,阐述"仁"的好处。"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。万乘之国,弑其君者,必千乘之家。千乘之国,弑其君者,必百乘之家......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,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。王亦曰仁义而已矣,何必言利?"(1)孟子直指言利而带来弑君亡国的危害,触目惊心。这种大胆的精神,鲜明的观点,明快的风格,为司马迁所赞叹。他在写《孟子列传》时,开篇便说:"余读《孟子》书,至梁惠王问'何以利吾国',未尝不废书而叹也。"(2)清人赵襄周也评析说:"单刀直入,大旨豁然,斩断迷途,引归正道。"(3)
  二、善设机巧,欲擒故纵,步步紧逼,请君入瓮。
  孟子与人辩论,有时巧设机关,善于耐心地引导对方转变思路,诱使对方一步步地进入自己所设下的陷阱,使之束手被擒。他向齐宣王说明君主如不能治理好国家,就必须下台时,先不直接亮出观点,而是问齐宣王怎样对待不守承诺、不守信用的朋友,宣王答"与之绝交"。孟子又问如何处置不能管好下级的官吏,答曰"将他撤职"。最后孟子问假如君王使"四境之内不治,则如之何?"这样巧设机关,渐渐深入,由远而近,由小到大,由轻及重,层层追问,紧锣密鼓,把宣王逼到无法正面回答的绝境,只好"顾左右而言他。"(4)
  孟子在与人谈论时,先使对方放松警惕,消除其戒备心理,然后采用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,使对方最终接受自己的观点。如当齐宣王向孟子问霸道时,孟子却以"未之闻也"巧妙地避开,并随即因势利导将话题转入谈"王道"。接着用宣王"以羊易牛"的事,说明宣王有不忍人之心足以王,以缩短他和宣王在见解、感情上的距离,引起宣王继续说下去的兴趣。进而虚设了力能"举百钧"而不能"举一羽",明能"察秋毫之末"却"不能见舆薪"的比喻,指出宣王"不王",是"不为也,非不能也。"当齐宣王舍不得丢掉"大欲"时,孟子又用"邹不敌楚"的比喻,先让宣王承认"小不敌大"的事实,再让他接受齐"以一服八,以战求霸"道路行不通的结论。终于让宣王有了"愿夫子辅吾志,明以教我"的思想转变,心悦诚服地接受孟子的主张。
  孟子这种欲擒故纵、步步紧逼的语言艺术,往往使对方无法逃避躲闪。齐宣王问孟子是否毁明堂,孟子说要行王道而不可毁掉明堂。宣王赞道:"善哉言乎"。孟子抓住时机,接着发问"王如善之,则何不为?"突如其来的追问使宣王无法回答,只好以个人的爱好来搪塞,先以"好货"为借口,孟子又明言直说:"王如好货,与百姓同之,于王何有?"宣王又用"好色"避开,孟子紧扣话题,穷追不舍:"王如好色,与百姓同之,于王何有?"(5)宣王虽是巧于躲闪,却被孟子追逼得理屈词穷,一筹莫展,想避开又无法逃脱,直可谓"好货好色,波澜横出,山起人面,云生马头,真令人惊疑不定,目炫语塞,莫敢置对。"(6)
  三、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,乘虚而入,猛烈攻击。
  用对方的言辞来批驳对方的论点,使其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,是辩论中常用的战术。孟子对许行农家学派的批驳,便使用了这种战术。许行的门徒陈相向孟子鼓吹"贤者与民并耕而食,饔飧而治"。孟子便问陈相,许行的衣帽、锅灶、农具都是自己制作的吗?陈相说不是,是用谷米交换来的。孟子又问,许行自己制造不是更简单吗?陈相说:"各种工匠的工作本不是一面耕种一面同时能干得了的。"孟子马上以子之矛攻子之盾:"那么,管理国家的繁重政务,难道是一面耕种一面又能同时干得了的吗?"一下子将陈相置于自相矛盾,非常尴尬的境地,论点不攻自破。然后孟子乘胜追击,发起猛攻,长篇大论,慷慨陈词,有力地论证了社会分工论的合理性。孟子在论辩中,语言严谨,逻辑严密,既不让对方有可乘之机,又善于窥测对方说话的逻辑矛盾,抓住一点,攻而胜之。清人刘熙载曾称赞说:"孟子之文,百变而不离其宗,然此亦诸子所同。其度越诸子处,乃在析义至精,不惟用法至密也。"(7)可谓中肯之论。


.

  【申明】飞天文学网,笔下文学,许多资源来自网上,供广大同好欣赏学习,并不代表本站观点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果侵犯到您的权利,敬请告知。
作者:不详 内容来自:网络
  • 上一篇:评梁漱溟重建儒家思想体系的尝试
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
  • 飞天文学网(www.ft77.com) ©2004-2024
  • 本站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 站长QQ:84362953 京ICP备12001531号